为帮助中外学生深入了解河北省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进一步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2023年8月17日至18日,燕山大学西里西亚学院联合国际教育学院开展了以“地球卫士”为主题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西里西亚中外学生实践团深入河北省承德市银里村及塞罕坝机械林场开展实践调研。
队员们在围场县银里村聆听村长的讲解
队员们到访参观塞罕坝纪念馆
2023年8月17日上午,“地球卫士”西里西亚中外学生实践团抵达银里村,刚一入村就受到了村民和学生们的热情欢迎,实践团成员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大家展开了深入交流,深刻了解了银里村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中的发展历程。实践团成员向学生们赠送了爱心书包,为他们讲述了大学生的故事,尤其通过留学生不算顺畅但声情并茂的讲述,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加深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走进了将雕塑元素和设计元素运用到产业兴村项目的“木兰木作”展览馆,开展了一系列了解农村发展成果与变化的调查活动,领略了乡村振兴的范例,感受了新时代农村脱贫致富的产业活力,体会了全村上下为寻求绿色发展道路所作出的努力,目睹了绿色发展之下的农村新面貌。
校驻村工作队老师在给队员们介绍山村发展历程
中外队员们参观银里村“木兰木作”传统手工艺术展览馆
8月18日上午,实践团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了塞罕坝机械林场。成员们研游塞罕坝,了解塞罕坝林场由茫茫荒漠变成如今百万亩人工机械林海的发展历程,体悟塞罕坝人在恶劣环境中的艰苦奋斗精神和乐观向上精神;走进塞罕坝展览馆,聆听细致的讲解,观摩珍贵的文献资料,学习塞罕坝“从一棵树变成一片林海”的艰苦奋斗史,学习塞罕坝为中国内涵式高质量绿色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和成为世界绿色发展典范的光辉事迹。
队员们在塞罕坝展览馆跟随讲解员参观
“点将之声随云去,新松万顷卷涛声”,几代塞罕坝人用半个多世纪的接力传承,用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躯,筑起了为京津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8月18日下午,实践团步入塞罕坝风景廊道,漫步于三代造林人艰苦卓绝奋斗出来的遍野绿树下,敬佩于塞罕坝人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感受着塞罕坝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所焕发出的永不退色的光辉;登上亮兵台俯瞰数十平方公里人工落叶松林海,亲眼目睹塞罕坝植树造林的硕大成果,亲身感受“松涛在耳声弥静”的绿色世界。
团队乘大巴车到访塞罕坝林场
队员们在塞罕坝展览馆合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探访银里村,感受燕山大学对点帮扶下的乡村振兴;研游塞罕坝,体悟党的精神谱系。美丽山村诉说着精准扶贫的累累硕果,翠绿森林歌颂着三代建设者的坚守奉献。队员们通过实地调查和亲身体验,深入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燕山大学“地球卫士”暑期社会实践团将以中国发展成就的呈现与传播为己任,中外学生共同携手将河北、中国内涵式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成就讲给世界听,传播中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